電影【戰爭遊戲】改編自科幻小說作家歐森史考特1985年的同名暢銷小說《安德的遊戲》,雖然是28年前的著作,經由《X戰警:金鋼狼》導演蓋文胡德Gavin Hood率領好萊塢強大的科技團隊添枝加葉,視覺影像化後,就成了很「現代的」的科幻冒險片。
說到好萊塢影像製作技術的歎為觀止,其實也就不必多所贅言,這是現代聲光娛樂工業的基礎,並且在技術層面上不斷推陳出新,滿足觀眾不斷膨脹的胃口。
蓋文胡德說,他花了四年時間與原作者討論如何改編故事情節。顯然蓋文胡德除了動畫美術技術外,更想著墨的是電影中想要表達的複雜人性層面。
就像影片中安德威金被選中,送到位於 外太空的「戰爭學校」接受訓練,「國際艦隊」的葛拉夫上校對這群菁英兒童說,你們之中只有一個人有腦。蓋文胡德是想拍一部「有腦」的科幻片。
說到有腦,想到一位朋友,他算是音樂神童,在音樂的學習上天賦異秉,從小就有傑出的表現,但他一樣會有撞牆期,他形容那是一座又一座巨大的山,他被擋在山前,看不到山頂,也看不到山後的風景。
他去尋訪明師,這老師從不教他如何操弓練琴,因為關於技巧,已經沒啥可教。老師帶著他看山看海,跟他聊天說故事。有一次老師帶他到了海邊,要他去觀察一波一波湧來的波浪,問他體悟到什麼?後來他懂了,他越過了那座大山。
戰爭遊戲的美術設計、影像技術不必多說,娛樂效果無庸置疑,導演蓋文胡德企圖傳達一般被譏為「無腦科幻片」所欠缺的人性與人文深度,但不像上頭所說,音樂家觀看海浪而在音樂演繹上得到大躍進的體悟,那樣的難懂。
觀看戰爭遊戲有十足的娛樂感,如果你「有腦」,也會有娛樂以外,加值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