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6172-001  
    

被稱為「後青春期集體鄉愁販賣」的這本《五年級同學會》,和有點久了的《老 三甲的故事》、《七年代懺情書》之屬,說來都是集體創作的光陰的故事,用同一主題的懷舊圖文,搭建一座宏偉的記憶城市.....

在這廣大的鄉愁圈中呼喚朋儕,尋求歸屬定位,在網路媒體已成傳播主流的今日,新穎的媒介加古舊的事件,彷彿甘甜中帶點酸苦,在舌尖品嚐起來竟有一種奇異的平衡感。

所謂的「五年級」,泛指民國50年到59年出生的前中年期,在上一代的苦情和下一代的迷惘中兩頭不著邊,近年才在工作上被迫使用電腦(可能一次也沒上過聊天室),不知「七龍珠」「課長島耕作」「阿尼與阿ㄆ一ㄚˇ」「流星花園」為何物。


KTV裡只會點「沙里洪巴」、「萍聚」或「戀曲1980」(並且分不清近畿小子、F4和五月天),暑假最HOT的是救國團的「溪阿縱走」「虎嘯戰鬥營」,席慕容和三毛就是文學偶像了,最深刻的電視記憶是金龍少棒城開不夜的瘋狂與每周日晚必有的「唐尼與瑪麗」奧斯蒙劇場,還有蔣公出殯那天全校師生戴上黑紗跪在校門口的荒謬。

 


這群讓新生代可能笑稱聳斃的中古人類,在明日報上成立了一個名為「五年級訓導處」的鬥陣網社群,集合了眾人之作,加上懷舊圖片而成《五年級同學會》一書。


這些五年級生,做狂妄的事有點遲,過閒淡的日子又太早,正如作者之一的greg說的,五年級主義銜接上下兩個世代,稱不上反動,反倒像一種磨合,一種無傷的歧異,例如「老爸時常訴說以前的窮苦,說到痛處,還會虎目含淚斥責我的揮霍與浪費,不知錢難賺云云,而我,不過是買了罐每日C」(<五年級主義>)。


---------------------------------------------------------------------------

時不我予的尷尬是有那麼一點的,作者的署名是電腦化了的mimikogreg、果子離、達爾文、漂浪、turtle,等於是完全沒有焦距沒有背景的大頭貼式虛擬身分,然而內容篇首的圖片卻又精準無比的呈現一種特定時空駭人的真實(如羅蘭巴特認為攝影的本質是「此曾在」的觀點),如王子麵、玻璃瓶養樂多、紅龜粿模、彈珠檯、王子月刊、尪仔標、光頭赤腳的鄉下小孩、阿公阿嬤、兩片同映五十元的小鎮戲院門口,加上封面上一張青澀少年的大堆頭合照,那麼確定是誰(面目明晰)卻又完全不知道誰是誰(全未標明),嘯聚網上號稱同學同好卻可能彼此根本不認識的弔詭,頗有點後現代的解構感。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些或為商人、記者、都會單身貴族的中年男男女女,雖未真正以現實身分示人(這一點與網路小說作者霜子、藍狐並無二致),但仍和當今網路中真正活躍的族群不一樣,他們是最後一代用網路書寫呈現文字魅力的人,至少是不習慣鐵獅玉玲瓏式文字無厘頭的,最後一代把電腦當藝術(而非玩具)的人。

就文學的角度來看,mimiko的題材敏感度和文字質感都稱得上水準;漂浪的篇題較具現代感,「微波憂鬱的城市」、「在這個城市裡自閉的權利」、「幸福的莫莫野奇」、「失約的卡里卡里」等很有點朵朵小語的極簡風格;turtle的文章從選材到處理,有條不紊的展現了專業新聞記者的背景與實力,看著他侃侃而談當年走在椰林大道的年歲對反麥卡錫主義的美國記者史東的崇拜(居然讓人想到陳水扁之於丹諾),羅大佑與司馬文武,理想與背叛,青春的夢想與失落(竟有點黃舒駿加楊照的味道),尤其「有人問我關於記者名片」、「有人問我關於做夢」兩篇,文字飛揚灑落又別具意境,簡直可以獨立出來作為散文佳篇,這種文學質素,全然不是網路上慣見的浮花浪蕊、破碎言語可以比擬。

---------------------------------------------------------------------------

網路上的玩笑說法,根據時間的些微差異,應精準一點劃分為分為五年級上學期和五年級下學期,在這些集體回憶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出南北殊隔與城鄉差異(這絕對不是陳映真式的意識形態)。

簡而言之,這些本土(中南部)五年級所描述的童年往事,和朱天心、孫瑋芒、張大春所感知的等於是兩個國度,就連本土楊照的中山北路德惠街風情也截然不同。真實到了極致,也就是印象和文字完全貼合的時候,對習慣文學和生活之間有距離的人而言,其實是很驚悚的。

例如mimiko(米米果)鐵是個老台南,碗粿的蒜香油膏和碗緣一圈藍色的粗厚瓷碗、金屬圓球的雞蛋冰、我國中時穿著白衣黑裙駐足的莉莉冰果室、父親櫃子裡珍藏的美空雲雀老唱片、夜裡常拎著提桶去霧氣蒸騰的小攤買「外省麵」,他的小狗居然也叫哈比。

還有叫我真正心膽碎裂的turtle說的「王子」(月刊)小記者,不同的是,我是落選的(當時同唸中山國中(那個全台南出名的尼姑女校)的作家陳燁,還叫本名陳春秀,就是校園小記者之一,她因此成為我人生中第一個假想敵)。還有那些沈默的鼠灰色老房子和赤崁城牆,圓柱型歐洲式建築地上落滿鳥糞的土地銀行,那真是一個離台北、政治、卡夫卡和存在主義很遠的城市。

書太厚了,本不該掀開扉頁的,沙灘太長,本不該走出足印。過時的不只是這夾在書頁中強說愁的喃喃囈語,是自己吧。


那個我們亟欲告別的自我。不同於五年級的傷感與自持,六年級的正魅惑的銅紅挑染、珠光唇彩,出走到天涯海角去遊學兼當單身貴族生活家,七年級的鍥而不捨寫著那一本又一本面目雷同不知所云的網路或PUB小說,而八年級的上長春藤(或哈佛、小牛頓)美語電腦安親班,數碼寶貝早失了寵,現在人人背包裡一個最炫最ㄅㄧㄤˋ的超速龍球。故事,仍在繼續中


原文出自iclub



五年級主義 by Greg

開始聽到有人用五年級、六年級來劃分不同世代族群時
覺得有趣而新鮮,有種倏然被拉回學生時代的感覺
而腦海中所有的以往歲月
就像用 Winzip,統統壓縮在一張泛黃的古老照片裡

我的心變得好老,好像已經到了「坐公車要讓座給我」的年齡
突然想倣效 Eric 染個「超級賽亞人」的頭
(請參見鳥山明的《七龍珠》)
但這似乎又會戕害我在金融界的從業壽命

上一個世代的人因經濟拮据,許多生活問題需要張羅
老爸常常告誡我兩件事,其中一件是逼婚,另一件便是訴說以前的窮苦……

因為阿公以前賣水果,爸爸小時候得抱著個大西瓜

翻過一座山去讀書,下課後得把西瓜賣掉才回家
(有時覺得,難道沒其他輕一點的水果可以賣嗎?)

說到痛處時,還會虎目含淚地斥責我的揮霍與浪費
不知錢難賺云云,而我,不過是買了罐每日 C……

下一代的人,以我表弟為例吧,家境優渥,他喜歡買新電腦、新手機

只是為了把它們拆開來研究;世界上他最重視的,有三個人:
第一是他、 第二還是他、第三是他自己(我滿懷疑他是水仙花投胎的)

但談到未來,他瞇起眼睛露出迷惘的神色,然後調笑地說
那是屬於我這一代才應該操心的事,他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在腦海裡

我們五年級,沒有上一代的苦情,也沒有下一代的迷惘,似乎是件好事

但有時想想,介於兩個價值觀如此強勢的兩個世代中間,大概會認知失調
個性上,有被衝撞離散的危險,時而揉雜一處,時而矛盾衝突

我們深知賺錢不易,但也會逮到機會,消費享受一番
我們有邏輯的企劃力,和持續的行動力
但夢想與創意卻總是少了點;我們勇於嘗新與學習,希望改變自己
但總是跳不開教條式的窠臼

自豪地想到我們年輕氣盛的時代,似乎整個地球都是圍著我們在打轉……

瑪丹娜的色藝雙全,把我們這群臉上長滿痘痘的年輕人的目光,

從四海一家(We are the world)的大雜燴歌聲中,硬拉了出來……

那時剛流行的卡拉 OK 和後來的 KTV,都還只是「你歌」或「我歌」的伴唱帶
……

小虎隊、紅唇族、飛鷹三姝等團體的竄起,開始對「美形」的定義產生混淆
……
西力東漸使得我們開始看卡繆、尼采,用形而上的思考,來想形而下的問題
……

去參加了「軍人不干政」的示威活動,只是想體會熱血沸騰的飄飄然

以及那一份免費的中午便當……

五年級,算是種主義吧!是種承接上下兩個世代的思潮主義

稱不上是反動,倒比較像是種磨合。吾人願永世服膺之

但,如果是想法、是觀念,倒也沒有整合彼此的必要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達爾文 的頭像
    達爾文

    達爾文居

    達爾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