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南方的省份,廣東有碉樓、福建有土樓,兩者都名列世界文華遺產,都是世界建築的奇葩,都是結構奇巧,內涵豐富,兼顧藝術、美學與文化價值。
許多人到福建旅遊,大多衝著土樓而來,這回到福建,當然得去一趟土樓。
福建土樓最早出現於宋朝,到了明清時代就已經發展的很成熟。古時交通不便,要在山區蓋這巨大的建築,還真是不容易。
土樓跟碉樓一樣,都有防禦的功能,所以我們看土樓一二樓都沒窗戶,牆面特厚,結構結實。
福建土樓外牆厚一至二米,一關上僅有的堅固,入侵者很難有所動作,就像是個堅不可摧的堡壘。為防火攻,門上設有漏水漏沙裝置,還有地下暗道可以緊急脫逃。
這土樓用的是在地的生土,摻上細沙、石灰、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复揉、舂、壓建造而成,牆體堅固,連樓頂的火燒瓦蓋,也是經久耐用。
土樓一般都蓋到五、六層高,這樣才有防禦的功能,因為屋大,一個土樓,可以五代同堂,一起居住,互相照料。像是承啟樓就有三百多個房間,最多時住了八百多人。
這巨大的土樓蓋的或圓或方,散落在福建的山區,早期美軍不理解這些巨大的神祕建築是什麼,以為是中國秘密發展的飛彈基地,還派了台灣的黑貓中隊做空中偵察。
美方的擔心是有道理的,福建土樓有三千多座,要真是飛彈基地,那還真的很麻煩。
1986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計一郎一行十多人來福建考察,他說:「在布滿梯田的谷間,圓土牆的建築物,星星點點地散布在群山之間。如同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一樣,環形屋頂漂浮蕩漾在煙霧之中。」
福建土樓有46座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主要聞名的是南靖縣的田螺坑、河坑土;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永定縣的初溪、洪坑、高北土樓群等等。
福建現在許多土樓,還都有居民住在哪,有人住的房子不容易壞,邏輯是這樣的。但我想要是我家天天有一大堆觀光客來,那也真是煩人。
不過土樓的住民倒是習慣了,家裡就是生意場,觀光帶來人潮也帶來錢潮,賣茶葉、賣餅乾、賣毛主席、賣明信片,什麼都可賣。
甚至也可把土樓當民宿,讓觀光客住在土樓裡,體驗一下土樓雞犬相聞的生活。土樓據說是冬暖夏涼,但友人苦蓮先生住過土樓,他說完全不是那回事,房裡沒有衛生間,要方便還真不方便,他一整晚煽著扇子過夜,不時聽到隔壁房間傳來的聲音。
若你是資深的背包客,住土樓體驗一下生活當然很棒,要是你是觀光客,就去住土樓旁邊新蓋的星級酒店吧。
土樓景區發展的快,星級酒店一家一家的蓋,住宿的選擇越來越多。
去土樓實在不要走馬看花,跟著旅行團去,只能當做是勘查的行程;想要好好攝影的,更該多住幾天,不然還真的看不到幾間土樓,也拍不到幾張有靈魂的土樓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