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么壽啊!這呢大的風,要怎麼討生活!」


70多歲阿媽跟著屏南社大銀合歡工藝產業生態體驗營,參觀了銀合歡步道,來到龜山瞭望台上,這麼說著。


從龜山俯望著恆春半島,蔚藍的天、大朵的白雲,飛躍的白浪圍繞著美麗的海岸線,真是心曠神怡的景象,但在阿媽的眼裡,這麼猛烈的東北季風,真是不適宜討生活阿!






 


到了恆春半島,除了這狂放的落山風,另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隨處可見的銀合歡。銀合歡可以說是恆春半島的美麗壞女人。


涵蓋一萬七千公頃的墾丁國家公園,其中銀合歡就佔據了九千公頃左右,純粹都是銀合歡的樹林更高達一千四百公頃。對外地遊客來說,銀合歡算是漂亮的樹種,看到這麼多的銀合歡,可能沒什麼感覺,但銀合歡卻是恆春揮之不去的夢魘。




銀合歡大約是在十六世紀隨著荷蘭、西班牙的船隊進駐台灣的外來物種,具排他性的銀合歡,根部會分泌毒素,把周遭其他樹種毒死,破壞原生樹林的生態。


銀合歡受恆春東北季風肆虐,枝葉落盡,沒有預期的防風效果,它的羽狀複葉也不能減緩雨水對土壤的衝擊力,銀合歡大量生長的地區,土地水源涵養能力低落,每逢豪雨季節,就容易引發土石流。


銀合歡已經成了恆春半島獨特的地理現象,擔心銀合歡持續侵略墾丁的原生生態,破壞墾丁的地景風貌,屏東縣政府不得不雇員加以局部砍除,但銀合歡畢竟已經是恆春半島的一份子,該如何將它納為地方的特色,創造獨特的優勢,甚至為地方創造經濟產值?





 


屏東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整合自然環境、生態資源及在地文化,運用銀合歡做為當地素材,希望創造出在地的文化創意產品。


瓊麻園結合屏南社區大學手工傢俱課程,利用砍伐棄置的銀合歡,製作手工傢俱、恆春民謠月琴元素等手工藝品,為銀合歡找出一條與在地居民共存共榮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達爾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