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除了銀合歡,恆春半島最常見的作物就屬瓊麻了。


 


1901年美國領事達文生自中美洲引進瓊麻在恆春半島種植。恆春半島強勁的風勢跟烈日,成就了麻質堅韌優良的瓊麻,50年來在全台獨領風騷,直到人造纖維問世,麻繩漸為尼龍繩取代,麻業才逐漸式微。





但過去50多年來,恆春人已經跟瓊麻產生了濃厚的感情,畢竟過去50年,瓊麻養育了恆春半島的經濟民生。


 


恆春龍水里草潭路有個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位於龍鑾潭、關山、貓鼻頭等景點之間,遊客可順道來訪。展示區內有日治時期的瓊麻廠房舍、 水池、拉麻台等遺址。還有光復後的瓊麻工業機具設備、自動採纖機、辦公廳舍,輕便軌道,台車、曬麻場、瓊麻園、地磅等。








 


恆春有個在地協會叫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就像台灣許多在地的人文組織,他們熱愛鄉土、默默為地方奉獻,作了許多令人動容的好事。


 


認識他們的作為,難免對自己過往的生活感到汗顏,不免感嘆活了幾十年,對自己生長的土地到底有何認識?到底作了什麼值得記憶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達爾文 的頭像
    達爾文

    達爾文居

    達爾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