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455-2  

台大化工畢業的區紀復,去了瑞士四年,攻讀高分子化學,後被王永慶延攬回國,任職南亞研究部主任。區紀復四十歲辭去待遇優渥的工作,去到花蓮鹽寮,胼手胝足、在海濱蓋起簡陋的木屋,建立心中的鹽寮淨土,如是者十年。

十年後,他出版『簡樸的海岸』,紀錄鹽寮十年生活。多年以前就聽聞友人談及,作家孟祥森與一群人去了鹽寮,力行清貧生活。年前去花蓮,也去了鹽寮河南寺,但未知區紀復的住處。

如何能想像一個住所,除了電燈,沒有任何電器用品;煮飯得撿拾材木,劈材取火;雖有自來水管線可達,卻予捨棄,每日挑泉水取用;食用的蔬菜水果,要不自己種植,要不就到市場撿拾因略有損傷,被商家捨棄的水果菜葉。這樣的生活,一個月花費不到新台幣1千元。

區紀復這樣過了十年,晨起觀海、整地築屋、劈材生火、挑水清飲,在他有生之年,他還會這樣過下去!鹽寮淨土的門永遠不關。四十歲的區紀復歡迎任何人去那兒,體驗過儉樸的生活,其實不難。十年來去鹽寮住過的人,已有數千人了。

去年春節大年初一,去到水蓮山莊,住了三天,跟一百多名法輪功學員一起修習法輪功。今年春節,本也打算造訪鹽寮淨土,實地體驗區紀復自求儉樸的生活,但因春節期間、造訪的人勢必很多,再加上北宜、蘇花公路路況不佳,便未成行。

春節過後,已計畫前去鹽寮,想去那四牆敞開為窗的淨心室,問問自己:「你還要什麼?」

區紀復曾在友人家,聆聽Hi-End音響系統播放的貝多芬田園交響曲,區紀復說,確實是極愉悅的享受,的確是天籟。但有什麼音樂比常住海邊,每日觀看日出、夜看繁星高懸、聆聽海潮拍岸、風過林梢、百籟啁啾的音聲更美、更不可思議?

以前也曾想望,年老時可在山中擁有間小木屋、有滿室的書籍與一套不錯的音響陪伴,以度晚年。但若真的與區紀復同樣心境,能與自然相融,原來音樂是可以不要的,如果連摯愛的音樂享受也可捨去,那麼華衣美食,為何還有需要?

人的痛苦不就是拼命製造慾望,然後因為求之不得而焦慮懊惱?


你為什麼要為明天擔心?你還要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達爾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